想必大家都知道,運營商的許多資源都放在戶外的,比如:井蓋、光交箱、或者基站等等。
別看這仨長得不一樣,他們的相似之處可不少,連遇到的問題都差不多:
人工巡檢,效率不高
井蓋、光交、基站的管理基本都采用人工巡檢的方式,只是措施和方式略有不同
井蓋:管孔資源繁多而巡檢人員較少,即使是24小時不間斷巡視也無法做到全時段、全方位的防范,無法確保人井管孔資源的及時維護和管理,盜穿等問題也無法全面遏制,最終導致工作人員效率低下以及經濟成本提高。
光交箱:巡回檢查。一級光交,按每季度1次進行巡檢;二級光交,按每半年1次進行巡檢;三級光交,按每年1次進行巡檢。光交箱巡檢頻率低,管理人員無法及時制止光交箱被破壞的情況,故障排查工作效率極低;
基站:基站維護分為日常維護和突發性維護:日常維護是一種周期性的維護,以月,季度,或按需進行的維護;突發性維護是指由設備故障,外力作用造成通信中斷,用戶申告,網絡調整等帶來的維護任務。但很多偏僻的移動基站,無監控設備且缺乏日常巡檢,防護設施未及時維護,導致安防問題突出。
人工記錄
不管是井蓋和光交箱的巡檢記錄,還是基站門禁的出入登記,維護人員基本采用紙質記錄或人工錄入的方式,不僅會導致數據匯總不及時、錯誤率高,紙質記錄方式更是易丟失、已破損。
被盜、被破壞,同是天涯淪落人
井蓋被盜、管道資源被盜穿,光交箱被破壞、線纜被剪,基站被偷、設備賣廢鐵等等一系列的新聞屢見不鮮,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而遭受這些的主要原因還是上面的巡檢問題,巡檢效率低,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資源被破壞,只有等到市民發現或者人工巡檢發現,才能知道并進行解決,但損失已經造成。
別看這些問題只有幾個,但是他們可能導致的后果卻是非常嚴重的,不只會給運營商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嚴重影響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從而導致用戶信號、寬帶的使用受到嚴重影響。
值得慶幸的是,運營商也意識到這些資源設備存在的嚴重問題,開始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大都還是采用智能監控的手段,以減少各種被偷盜的事情發生。
不過,正因為這樣,這幾兄弟相同的地方就更多了:
1、實時監控
為了彌補人工巡檢的缺點,運營商分別采用智能井蓋、光交箱無源電子鎖、基站智能門禁和基站動環監控對井蓋、光交箱、基站進行實時查詢監控。
讓工作人員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就能隨時獲取巡檢員開鎖所在的地理位置、開鎖時間、鎖閉狀態等狀況。
2、聯動告警
相比之前需要巡檢才能發現設備被盜、被破壞,現在能通過電話、語音、手機APP等方式自動且及時的通知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收到短信就會馬上趕到現場,及時制止非法分子的破壞行為。
3、安全保障能力提高
人井、光交箱、基站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對提升了它們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確保用戶業務正常運行和資源的安全。
現在運營商對他們的戶外資源是愈加重視了,保護也越來越給力,不知道還有沒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呢?